党 课 制 度
1、党支部要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党员都能按时听党课。在一般情况下每半年上一次党课。
2、党课的内容主要是比较系统地讲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章、党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常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可根据上级党组织选定的党课教材和参考资料来讲,也可以自己编写材料。
3、党课教员由本单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或先进党员担任。党课教员应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知识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深入的研究,并且在党员中有一定的威望。
4、党课教员要掌握每一时期的党课教育计划,对党员队伍状况有比较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在接受任务后,要认真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课中,不仅要把基本道理讲清,还要联系实际回答党员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5、支部在搞党课教育时,要制订出党课年度教育计划,安排好党课时间、讲课教员、党课内容。课后,支部要组织讨论、消化党课内容。
党小组会制度
1、党小组会主要内容: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支部的决议,讨论贯彻决议的具体措施及每个党员应承担的任务。党员要汇报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根据支部的统一安排,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分析群众的思想状况,研究如何做好群众的工作,研究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研究发展对象、评选优秀党员,讨论对党员的处分等党务方面的有关工作。
2、党小组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如支部有特殊任务,次数可增加。
3、党小组会要讲求效果,会前要有准备,会议的内容要集中,党小组会要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问题。
4、开好党小组会要与支部沟通、确定内容、明确责任,及时督促、检查议定内容,做好记录向支部汇报。
党支部大会制度
1、党支部大会的主要任务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本单位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定期听取、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讨论接受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选举支部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讨论决定其他需要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2、支部委员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支部大会的议题。将会议内容、要求事先通知全体党员。根据会议内容的需要,有时可以吸收非党干部或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列席会议。
3、支部委员会把准备付诸表决的问题提交支部大会,组织党员进行充分酝酿讨论,然后按照规定的表决方式进行表决、形成决议。
4、支部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由支部书记主持。
5、每次举行支部大会,指定专人做好详细记录,详细记载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到会人数及名单、缺席人数及名单、会议议题、每名党员的发言内容、决议的内容及表决情况,会议记录要认真保管,存档备查。
党支部的集体领导制度
1、要开好支委会和支部党员大会,充分发挥集体经验和智慧。要求支部书记做好支部委员会的会前准备工作,确定议题后及时通知每个支部委员,开会时,要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支委会作决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2、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支部委员会在做出集体决定时,需要充分听取每个委员的意见,所形成的决议,需要每个委员分头落实,在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下分工负责,每个委员既要做好所分管的工作,又要对支部的全局负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通过自己的工作来加强集体领导。
3、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正确处理支部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
4、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时,支部书记和其他委员一样,都只有一票的平等权利,支部书记要有民主作风,充分尊重其他委员的权利,团结“一班人”,积极执行党支部的决议,支部委员要支持支部书记的工作,接受支部书记的监督和指导,当好支部书记的助手,使党支部的集体领导坚强有力。
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
1、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主要是指党员参加所在支部的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以及支部委员单独召开的民主生活会。
2、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3、加强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建设,对党员实行有效的管理、教育和监督。通过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了解、互相监督,巩固组织上的团结和统一。
4、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小组会每季召开一次,支部委员的民主生活会一般一个季度开一次,每个党员都要积极参加党的生活,不应无故缺席。
5、党支部要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党员无故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要及时予以帮助教育,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就被认为自行脱党,支部要及时地予以处理。
党支部联系群众制度
1、党支部联系群众制度主要内容是:党支部定期或进行某项工作前,通过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访问形式听取党外同志的意见。
2、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分配每人联系几个群众,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做思想政治工作。
3、对于联系对象的情况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党组织要进行督促检查。
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1、要经常分析和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经常调查、分析、研究群众的思想情况、情绪、要求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经验、问题、发展趋向等。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指导工作的开展。
2、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计划的制定和落实。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计划,根据本单位的实际,确定工作目标、措施和办法,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党、政、工、团密切配合,共同进行计划的具体实施工作,并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排除障碍、总结经验、全面带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向前发展。
3、党支部委员要带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党支部委员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深入到群众中去做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4、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注意有计划地培训干部,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
5、发动党员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中包括党员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教育广大群众。
6、发动工会、团支部等群众组织都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体系。
党支部委员会议制度
1、党支部委员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如遇紧急事情需要研究可随时召开。
2、会议主要研究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和意见,支部工作计划,检查和总结支部成员的民主生活会等。
3、支部委员会在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支部的日常工作,支部委员会对支部党员大会所作出的决议不能修改或推翻。支部委员会做出的决议和决定,支部党员大会有权修改或否定。如果发现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上级党委的决议时,支部委员会可请示上级党组织裁决或重新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4、支部委员会决定重要问题时,到会支部委员必须超过支部委员人数的半数才有效。如遇重大问题要做出决定,能到会的委员又不超过半数时,必须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5、召开支部委员会议应当由专人做好记录,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缺席人员名单、会议议题、支部委员的发言要点、会议决议等。会议记录要专人保管、存档备查。
党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制度
1、党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是: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密切结合党支部的建设和自己的思想实际,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着重检查能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能否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卓有成效地开展党支部的各项工作,能否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发扬民主、搞好支委一班人的团结,能否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政清廉、遵纪守法,能否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克服官僚主义,转变工作作风,能否联系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等等。
2、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一个季度召开一次,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拖延召开。支部委员会民主生活会应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充分发扬民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围绕议题交流思想、提高认识。
3、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使会议内容集中。会议召开人或主持人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引导大家畅所欲言。支部民主生活会检查和反映出来的问题,应由本支部解决的、要制订整改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需要上级党组织帮助解决的,要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4、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要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会后将记录报送上级党组织,使上级党组织及时了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