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概念
发布时间:
2017-11-27
智慧工地概念
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吸纳农村人口转移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表1为根据近三年国家发布的年度《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中摘录的部分数据。从数据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建筑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愈趋稳固。
表1 2014-2016年度《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部分数据对比
年度 |
产值 |
建筑企业数量 |
人员 |
||||
国内生产总值 |
建筑业增加值 |
占比 |
全社会就业
人员总数 |
建筑业
从业人员数 |
占比 |
||
2016 |
744,127 |
49,522.00 |
6.66 |
83,017 |
77,603 |
5,185.24 |
6.68 |
2015 |
676,708 |
46,456.00 |
6.86 |
80,911 |
77,451 |
5,003.40 |
6.46 |
2014 |
636,463 |
44,725 |
7.03 |
81,141 |
77,253 |
4,960.58 |
6.42 |
建筑业发展的手段和方式在不断创新,但核心还是以建设工程项目行为来体现的。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施工现场露天及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等特点,不论是质量还是安全,都属于事故隐患多发领域。如何加强、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改善人、物、事、场地等的协调与衔接,平衡进度、质量、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成本、合理缩短工期的目的,需要我们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来辅助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
住建部编制的《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7):智慧工地应用与发展》,全面分析了我国建筑行业智慧工地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建筑施工行业推广“智慧工地”提供了系统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智慧工地是智慧城市理念在建筑施工行业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在高度信息化基础上的一种支持对人和物全面感知、工作互通互联、信息协同共享、决策科学分析、风险智慧预控的新型信息化手段。它聚焦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紧紧围绕人、机、料、法、环等关键因素,深度融合BIM、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与先进建造技术,对施工生产、商务、技术等管理过程全面管控,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实现工地的数字化、精细化和智慧化管理,通常具有以下4个特点:
1、聚焦施工一线生产活动,实现信息化技术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改变以往那种表单、流程等填报式的信息化模式。例如在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物料管理等方面,采用人脸识别、智能安全帽、二维码、RFID射频辨识系统等信息化新技术,实现透明、安全、及时的管理。
2、保证数据实时获取和共享,提高现场基于数据的协同工作能力。如利用图像识别、定位跟踪等物联网手段,实时获取现场的“人、事、物”等管理数据,通过互联网实现多方共享,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按照施工现场各方业务管理之间的逻辑关系,打通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横向业务之间、纵向管理层级之间的数据交互关系,避免信息损耗及孤岛,实现协同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3、强化数据分析与预测支持,辅助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和智慧预测。“智慧工地”系统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信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对这些工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判断,提供管理过程趋势及专家预案,及时为各个管理层级的科学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4、充分应用并集成软硬件技术,满足施工现场变化多端的需求,保证信息化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智慧工地”系统需要融合新型信息技术。一方面要采用物联网技术,将感应器、二维码等信息载体赋予建筑及其构配件、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场景中,同时再结合互联网,实现万物相连。这方面的具体运用很多,比如采用全球定位、数字摄影测量、物联网等多种技术,可以实现对大型钢结构的制造安装过程全方位精确控制,可以实时了解各个构件的加工制作、安装进度,智能汇总安装的精度、质量、安全等信息。
随着现代建筑的复杂度和体量都在不断增大,为了优化管理,各参与方需要及产生的数据信息大幅增加,相互间的交流与传递愈加频繁,施工现场管理的技术难度和要求都在不断提高。一些专业化的软件工具,例如进度管理软件、材料管理软件,可以辅助相关岗位人员高效完成业务工作。而如果要实现现场各参与方之间、各业务岗位间、企业与项目间、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间的信息互通与共享,则需要“智慧工地”之类的信息化平台。项目管理的水平决定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而施工现场状况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之一,是项目成功交付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信息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因此我们将来需要打造“智慧工地”,助力每个项目取得圆满成功,对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吴东辉)
上一页
下一页
推荐新闻
2025-02-21
2月21日下午,集团公司在16楼会议室组织召开项目委派人员管理制度宣贯会,公司各条线的分管领导以及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集团总经济师樊红燕率先就《项目委派人员管理细则》展开了细致入微的介绍,对管理细则中的各项条款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让与会人员对该制度有了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在解读过程中,与会人员全神贯注,认真聆听每一个关键要点,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管理细则的相关落实政策积极建言献策,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2025-02-20
2月14日,集团金润分公司联合南通公司、劳务公司召开年初工作会议。公司副总蔡艇带领与会人员深入学习集团董事长殷炜东在三届七次股东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精神,要求全员深刻领会报告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会议还全面部署2025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2025-02-20
2月18日,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举办CISS维修承包商安全誓师大会暨“年度最佳承包商”颁奖仪式,集团公司获评“科思创2024年最佳检修承包商”。2月20日,在陶氏张家港基地举行的承包商安全会议上,集团公司又被甲方评为“2024年度安全表现最佳单位”。这两个项目均由集团金维分公司负责施工,分公司团队深耕外资企业检维修领域十余载,和科思创、陶氏等优质外企始终保持良好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他们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持续贡献,实现了“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另外,陶氏项目部员工郭荣高还获评“安全表现最佳个人”。
2025-02-14
2月13日下午,集团组织召开区域公司年初工作动员会,各区域公司副职以上参加会议。董事长殷炜东拨冗参会并讲话,他要求各区域公司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将三届七次股东大会暨年初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到分公司、项目部的施工一线,特别是解释沟通好成本管理、集中采购、人员派驻等重点工作;同时,董事长勉励区域工作人员要坚定信心、满怀希望、开拓进取,始终与集团总部同向发力、双向赋能,为集团公司韧性生存、砥砺前行汇聚更多正能量。总经理张健主持会议,并就做好各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与会人员还结合区域工作实际开展了讨论交流。(办公室)
2025-02-12
乙巳春光新岁景,韧性图存谋前行。2月11日,集团公司三届七次股东大会暨年初工作会议在启安大厦4楼会议厅胜利召开,公司股东、集团总部、区域公司、直属单位和分公司负责人等90余人与会。会议由总经理张健主持。
2025-02-10
2月6-9日,集团公司采用“云课堂”方式组织开展了春节节后综合培训。本次培训内容覆盖质量、安全、经营、法务、人事培训等多个方面,共开展了12场专业知识交流(座谈会交流模式3场、直播交流模式9场),培训总时长超20学时。除了工程部、安设部、市场部、法务部、企管部等条线主持业务交流外,还特邀了启东应急管理局曹晔科长作安全生产讲座。各类培训与项目实际贴合紧密,干货满满,并对课程重点设置了有奖问答,及时检验反馈培训成果,学员与老师双向互动频繁、学习气氛浓郁。据统计,公司共有2201人次参与了本次综合培训活动。
2025-02-10
2月9日,集团利盟多分公司召开2024年度总结大会暨2025新年动员大会。会议总结了分公司2024年的成绩与不足,明确了2025年的发展方向与工作目标;各项目经理分享了2024年的工作成果、经验教训,共同讨论了新能源领域的探索、光伏电站建设的质量管控等议题。分公司负责人徐浩要求通过优化项目管理和提升工作标准,进一步增强分公司的发展后劲,努力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5-02-09
2月8日,集团公司组织召开区域经管业务交流探讨会,各区域公司及金润分公司经管人员、总部市场开发部全体人员参加会议。集团公司副总宋宏亮参加会议并对今年新项目承接前的调研与风险评估、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条款审核以及经营工作、信用管理工作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市场开发部负责人龚健华重点就管控项目投标报备、严格合同评审、严禁内部挂靠、强化信用管理、规范跨区域盖章、平衡管理与服务等事项作了解读。与会人员共同对规范集团OA流程内容填写及审核、及时更新招投标平台资料确保正常竞标、加强集团公司诚信管理、及时进行失信记录修复等事宜作了交流探讨。(市场开发部)